本文目录一览:
在中国的八十年代,当时都流行什么样的汽车?
1、因为方块形状的性价比比较高,当时的审美也是偏向于方块的形状,在八九十年代也非常的流行,是当时的经典造型。
2、当然有汽车了,只不过没有现在这么多,那时候进口车相对少见,街上常见的是北京212吉普车。最多的当然还是公共汽车了,还有拉货的解放车。
3、拉达2105,这款车是北方第一批私家车用户的首选。这辆车是1981年推出的。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它在90年代被进口到中国。日产公爵,上世纪90年代的日产公爵可以说是日本豪华车的代表。
菲亚特126P有望复活?看到图片后满满都是回忆!
1、虽然目前还没有动力信息公布,但可以推测全新的电动126,极有可能直接“套用”菲亚特500e的动力系统,采用功率为87kW的前置电机和容量42kWh电池组,WLTP续航320km。
2、如果菲亚特126P真的像图中这样复活的话,一定会有很多人买单,不管是否从情怀上讲,这台车都有着一定的魅力。而且现在的交通比较拥堵,对于这种通勤小车的需求更多。
3、菲亚特126型车第一次面世是在1972年,当初主要是为了取代当时的菲亚特500车型,而这款车直到2000年才在波兰停产,总共生产了470万台。当然,菲亚特126P除了国人喜欢之外,波兰、南斯拉夫等众多东欧国家老百姓也对其十分偏爱。
菲亚特126p型汽车的汽车资料
据不完全统计,菲亚特126P的总产量达380万辆以上,而它的原型车仅生产了130万辆。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,以易货贸易方式从波兰进口,八十年代末停止进口。首批进口的菲亚特126P,据说是为了易货一批机床补的零头。
尽管这款车的尺寸仅仅是长3129mm,宽1377mm,高1335mm,在今天看来只能算是微型车范畴,但是在国内家用轿车的影响却十分深远。菲亚特126P实际上是波兰引进菲亚特NUOVa500型微型轿车的技术,最早从1973年便开始生产。
年波兰全面停产菲亚特126P(P意为Poland波兰生产),它的销量达到了450万辆,被誉为车坛神话,在欧洲和大众“甲壳虫”及奥斯汀“迷你”车齐名。
在北京地区它被称作“小土豆” ,在东北地区被称作“大头鞋”,1985年,我国开始用易货贸易的形式从波兰进口菲亚特126p小汽车,大概3万多辆,四种型号,新车价格从4千元至2万元不等 。
菲亚特126P是第一批进入中国民众家庭和出租车市场的轿车车型,最早售价为九千元,深受广大车迷和家庭的喜爱。